Maker hart是少數打著Maker旗號的新創企業,如何經歷艱苦的轉型與創新為老企業走出新道路?感謝邵威中總經理友情跨刀作為艾葆科技誌節目頻道開播的第一位來賓,分享這一段轉型與蛻變過程。
艾葆科技誌YouTube+Podcast於2023年正式開播,很榮幸在第一集邀請科音國際Maker hart總經理邵威中從產業轉型談到技職教育,為我們分享如何用Maker精神在推動公司轉型並獲得成功的寶貴經驗。
為老靈魂注入新創意
Maker hart是科音國際的自創品牌,延續他們為國際樂器大廠代工數十年的經驗,自行開發數位樂器與混音器,突破萬難將Maker hart推上Amazon向全球銷售,但是邵威中表示這其實是被環境所逼。
成立於1975年的「諧和」是台灣老牌電子公司,在1986年與日本Roland合資,更名為樂蘭,生產日本Roland與BOSS品牌的樂器相關產品,以優異的品質成為全球音樂人的最佳夥伴,除了Roland是與YAMAHA齊名的樂器品牌以外,BOSS的電吉他效果器更是每一位吉他手必備的神器。
因為成功的合作經驗,2000年樂蘭與日本Roland一起在蘇州成立樂蘭電子,不料雙方合作關係也從此生變,2018年雙方同意調整持股比例,樂蘭更名為科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開始走出自己的路,然而,這個代價一點也不輕鬆。
從混音器到無人搬運車
從大安高工電子科到台科大資工系,邵威中是個硬底子的工程師也是衝勁十足的企業家二代,一開始是為了改善公司的生產效率而考慮導入智慧生產,聽到廠商報價後,創客魂上身,決定自己來帶頭研發,重新進修程式設計,所幸昔日功底仍在,為了交作業而練習寫的APP意外被阿拉伯國家大量下載而更具信心,最後帶領研發團隊用平板電腦取代昂貴的工業電腦,完成生產線的數位轉型。
轉型成功仍抵不過訂單轉移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再加上發現Arduino這個被創客視為神奇的開發板可以有效率地進行產品開發,他採用內部提案的方式,最露決定以電子烏克麗麗作為創業的試金石,開始帶著作品跑遍世界各地參展,連台灣人比較少去的羅馬和紐約的Maker Faire都可以見到Maker hart的身影。
在參展Maker Faire時看到很多小朋友在玩輪型機器人,邵威中發現在這個基礎上去研發無人搬運車似乎可行,反正自己的生產線也需要,就帶頭研發自製無人搬運車,並成立了XAGV的品牌,從樂器跨行到賣起工業規格的搬運機器人。
為了推廣自創品牌Maker hart,邵威中帶領團隊遠征紐約與羅馬的Maker Faire
無心插柳柳成蔭
跑了很多國家,拜訪很多經銷商,卻沒有人願意下單,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品牌知名度和壓不下來的價格,邵威中決定跳過傳統的樂器通路,經過各種努力終於成功上架到美國Amazon,銷售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烏克麗麗仍不見起色,但是為了能讓烏克麗麗連接到不同擴大器而設計的迷你混音器,卻意外受到歡迎。
市場調查後發現,因為直播的流行,混音器需求大增,Maker hart原本為樂器開發的小型混音器因為CP值超高而受到市場青睞,雖然銷量無法和樂器大廠相比,但已經為新創品牌注入一劑強心針,也讓邵威中認知到聲音工程就是科音最具有競爭優勢的強項。
從最擅長的聲音工程領域轉進智慧醫療產業,在跨足智慧農業,從傳統電子代工轉型為具自主研發能力的AIoT產業。
從本業跨入智慧醫療和智慧農業
科音的英文公司名「Sound Land」明示自己是一個專注於聲音工程領域的企業,本業在研發各種聲音技術應用的產品,和陽明交通大學共同開發的電子聽診器就是發揮這項專長的另一項產品。
就在產品問世之際碰到Covid-19重創全球,電子聽診器的優點就是無線,這讓疫情期間必須穿上全套防護衣的醫師可以不需要為了使用傳統聽診器而耗費時間去穿脫防護衣,甚至可以成為遠距看診的聽診工具,這樣的產品在這個時間點問世,立刻獲得國際醫療界的高度重視。
於是科音又成立新品牌「ibiomedi」宣示自己邁向智慧醫療產業的決心,之後陸續通過Apple MFi、ISO13485與GMP、TFDA等嚴格的醫療器材許可認證,從樂器代工跨入門檻極高的智慧醫療產業,邵威中再一次身先士卒,發揚創客精神,一次又一次開發出新產品。
最新的嘗試是種植白草莓,原本這是和日本一家企業的合作案,因為疫情中止後,乾脆就自己利用公司的空間用智慧水耕種植技術,成功種出高經濟價值的白草莓,也許下一步就會從智慧醫療跨入到智慧農業。
回想起這一路顛頗的過程,一開始看到因為退出大廠供應鏈造成營業額斷崖式下跌時,面對龐大經營壓力,邵威中只想到「我還有沒有時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他還要抽空去學習新技術再回來傳授給自己的研發團隊,藉由研發能力的提升去找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教育的重點是教會學習力
邵威中當年抓住去日本研習的機會,在短時間內就考到最高等級的N1日語認證,所以當他發現補助員工去補習班上日語課的成績不太理想時,乾脆就自己來教,把自己的學習技巧傳授給員工,讓員工的日語能力都能快速升級,這個經驗讓他體認到,員工最需要提升的是學習力,也就是能夠有效率的自學和共學的能力,把公司打造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就是科音國際能一再轉型成功的關鍵。
等待員工去學會新技術再應用到工作上的期待經常會落空,邵威中認為最好的企業教育訓練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 ,讓員工為了解決工作上的問題而去學習,才能將學習的成果應用在企業發展上,至於是線上學習還是實體課程,只是方法上的差異,企業應該關心的是學習成果能否提升工作的表現。
邵威中的孩子們都克紹箕裘,選擇進入技職教育專攻資訊科技,但是對於技職教育的教學現狀,難掩心中的不解與不滿,看到孩子居然是用刷題來學習程式設計和考證照,創客魂又上身了「還是老爸自己來教好了」邵威中苦笑著說。
後記
本次專訪的完整影片可以在艾葆科技誌的YouTube頻道中看到,聽完邵總分享Maker hart艱苦的創新與轉型之路,我們更確定唯有建立自己的學習力並持續不斷學習新科技,新方法與新工具,才能挺過這一場人類與AI的生存之戰,人不會被AI淘汰而是被會AI的人淘汰。
「活到老學到老」已經不是鼓勵的話語,而是所有人必須面對的現實,讓每一個人都能接受終身優質教育是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基礎,這也是艾葆國際學校成立的宗旨。
Copyright © 2018 勁園科教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