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玉麟 圖/多面體創客空間
去年11月造訪西安時特別央求友人安排參訪當地創客空間,感謝多面體創客空間馬岩總經理接受專訪,分享很多對於創客教育的在地深度觀察以及創客創業心得,原本希望今年再造訪幾家大陸的創客空間後再做出專題報導,卻因疫情影響而受阻,隨著iPOE科技誌線上版上線,收錄本篇專訪作為首篇線上版專文。
秦中自古帝王州
西安自周朝就是帝王之都,歷經秦漢盛世,見證大唐風華,三千年來一直是漢文化的中心也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重鎮。2017年筆者在籌辦 Maker Faire Taipei 時看到當年稍早舉行的 Maker Faire Xi’an 能將科技,創客與秦俑等傳統文化的元素結合,營造出西安的專屬特色,引起國際間高度的矚目與報導,心中稱羨不已。
時隔二年,當年埋下的創客種子,是否能像陝西著名的蘋果一樣,結出豐美的果實呢?
創客難以成為標準課程內容
位於西安動漫產業園區的多面體創客空間,占地近百坪,除了創客空間必備的各種數位加工機,各種作品的陳列以及寬敞的教室以外,也有專業的攝影棚和多媒體製作中心,創辦人馬岩是動漫製作專業,和許多創客一樣都是從接觸3D列印後一腳踏入創客領域,一直到現在仍在不斷開發融合創客元素的教育產品,以下是馬總經理的專訪內容。
Q:從台灣看大陸創客的發展,似乎偏重在創業這一段而沒有推入教育體制內?
A:比較困難的是創客沒有辦法標準化,每個孩子的資質和基礎不一樣,動手做出來的作品很難評斷好壞,我認為能夠做出作品就值得鼓勵,但是學校要求必須給成績,要有客觀的評量標準,所以這兩年下來,創客教育就慢慢被人工智能教育所取代,弱化動手做的部分而強調編程思維。我這邊做的則是利用動畫做為載體,融合STEAM的概念把動手做的元素放進來。我認為教會孩子表達很重要,透過動畫融入很多科學和科技元素,最後要說成一個故事,這就需要語言和表達能力。
從創客教育走上創業之路
Q:以台灣來說,從創客教育出發而成功的創業範例並不多,多面體空間是如何建立商業模式而成長到現在?
A:我們空間的場地很大,但是工作人員並不多,這個空間也是自己購置的,並沒有拿到政府補助,能生存下來完全要靠自己,我們最主要的商業模式就是把創意產品化,然後以課程體系送入學校,如果學校認同我們的作品,我們就可以協助在校內複製這樣的學習內容,有收入以後我們繼續投入新產品的研發,以沙盤為例,現在已經開發到第三代,最早的作品只是一塊木板然後用泡泡棉(紙黏土)在上面做各種造型和上色,持續加入電子電路、編程思維、3D打印和影音錄製等,不只要給新產品也要給新玩法,才能延續下去,包含他們在玩的樂高積木或其他材料都可以融入在這個載具,每一小塊沙盤也可以透過拼接延伸和擴大,一開始我們只給孩子一些常識性的元素,我們告訴他們這個草原應該要有昆蟲,有動物,之後他們就會發揮想像力,把人,建築,汽車,道路都加進來,無限延伸創意。
空間營運要成功,不能只靠學生參訪,在每年春秋兩季的重點「研學」活動也只有一天的體驗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內很難讓學生透過動手做達到成就感,以我們的經驗至少需要一週的時間,從無到有,做出作品,然後再透過發表分享給其他人,這樣才能達到成就感。
Q:大陸的市場規模是台灣的數十倍,多面體如何營運這樣龐大的市場?
A:主要是透過展會的模式,大大小小的展會我們都會帶作品去展,也會聯絡當地的教育部門,透過師資培訓的機會去介紹,人工智能教育是一種新的強融合教育,比起傳統學科來說,難度相當高,師資要求也很高,在展會時,很多人乍看我們的沙盤會認為這是美術課用的,但實際上這是很完整的STEAM教育內容,在展會上,我們會多花時間和認同我們作品的人交流,科技教育產品在中國相當多,去深圳繞一圈,類似Makeblock的產品會有10家,市場很大但是時間有限,我們鎖定的是理念相同的客戶。
師資不足才是最大的問題
Q:師資問題是另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如此大的市場如何去培訓師資?
A:僅是西安市就有1600所小學,如果要由我們派遣師資協助教學,至少要有300位才夠用,現實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的做法是請老師一個月抽一天來我們空間,我們把下一個月的教學內容教給老師,這些技術都不難,比較困難的是如何啟發學生。產品不是問題,但是好的師資很難找。
大陸現在主要實施對象是課後三點半的社團課程,像是抖空竹(扯鈴)這一類傳統技藝或是各種體育競賽都有,只要有強大的師資做支撐,學校很樂意花錢請外面企業的老師來教,因為在校老師普遍薪資並不高,也沒有能力在下課後繼續輔導學生。
Q:多面體之後會往哪個方向走?對台灣有什麼看法?
A:我們從動漫出發,下一步就是走向ARVR以及導入人工智能教育,我們的目的不是在這個階段真的要學生做出什麼作品,而是要建立他們思路,了解到任何問題有傳統的解決方式,也能用科技的方式來解決,等到他們要考高考時,就不會不清楚這些大學的學系在學些什麼,也比較清楚自己能往什麼方向去發展。
近年來看到台灣有不少教育團隊來大陸發展,康橋也來我們這裡設立學校,剛開始也有找我們去協助建立創客教育體系,它們的學生是不考高考的,直接對接國外的大學,但是學費也特別貴。(笑)
我對台灣的印象是在文化和設計這一塊,感覺特別有發展潛力,特別喜歡台灣的文創產業,也希望能有機會去看看。經過今天的交流,我發現其實我們對於教育這一段是非常有共識的,希望能建立更多合作關係。我看到你們的出版品相當豐富,質量也很好,連ARVR都有,出版書籍對我們來說是很難實現的,但是我知道在台灣相對比較容易些,這一部分彼此有互補作用。
後記
在採訪過程中,除了交流雙方的產品以及經營理念以外,也交換了兩岸不同的教育體制背後的教育思維,無論是創客教育(生活科技)人工智能教育(資訊科技),都是一種學習的工具,學習的目標與願景就如同馬岩說的,是要幫學生建立思路(設計思考,運算思維,高階思考)培養學生有足夠的素養去面對未來變化快速的世界,知識和技能會更迭,唯有建立正確的態度才能走上終身學習之路,這也是全球在這一波教育改革中各國強調科技領域教育的終極目標。
Copyright © 2018 勁園科教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