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E艾葆科技誌IPOE艾葆科技誌
    • 作業系統與軟體應用
    • 行動通訊與網際網路
    • 物聯網與人工智慧
    • 社群與溝通
    • 創客與機器人
    • 科技教育與在職教育
    • 職涯發展與行業應用
    • 機電整合與程式設計
    • 新興科技與永續發展
  • 會員
    • 註冊
    • 登入
  • 最新消息
  • 新聞
  • 雜誌
  • 艾葆會客室
  • 職人360
  • 關於我們
  • 勁園活動網
  1. 回雜誌
    從零到無限的少年創客-高雄創客健身坊創辦人王韋翔
    • 分享
    • Tweet

    報導少年創客這個議題需要特別謹慎,媒體過度渲染的報導,容易被貼上標籤,對他們並不是件好事,在這次的訪談中,韋翔表現出超齡的沉穩自信和流暢精準的表達能力,讓我們放下心中大石,暢所欲言。

    今年即將進入高職就讀的王韋翔是高雄創客健身坊創辦人


    小時候的環境不算優渥,我的玩具就是撿來的磚頭與木頭,五歲時,我徒手握著爸爸給我的一片鋸條,沒有使用鋸弓就鋸下一截木頭,當時對於自己有能力使用工具改變物體外形感到非常興奮和激動,至今還是印象深刻。


    從報廢電腦玩到3D列印

    上小學後,爸爸會抱回一些報廢電腦讓我自己拆解重組,之後高雄成立了「大港自造特區」提供設備和師資讓我有機會學習3D列印,直到有一天媽媽跟我說家裡沒有經費再讓我玩3D列印,如果想要繼續就要自己想辦法,就這樣我才開始接營隊當講師教其他小朋友,把賺到的錢拿來買自己的第一台3D列印機,開始幫朋友做點鉛筆盒之類的小東西。


    剛開始只是隨便收個幾百塊錢,後來接觸到業界的朋友才知道基本的報價方式,後來開始有廠商贊助我機器和材料,也因此認識一群以Make、Learn、Share為樂的創客朋友,互相學習和分享資源,逐漸形成一個系統。


    小學就踏上講台當講師

    大概四年級開始,在補習班教數學的媽媽會安排每堂課的最後十幾分鐘讓我上台教其他小學生玩一些紙板和積木創作,同學的反應很好,班主任就在寒暑假開營隊讓我來教,我也會教一些Arduino機器人的課程,獲得不錯的迴響


    要教年紀比我大的學生必須先獲得他們的信任,我的方法就是把簡報和作品都盡量做到精緻化,讓他們肯定我的能力,一旦他們接受我,教學過程中就會有比較好的互動。

     


    如何練就沉穩情緒

    對我來說,最好玩的事就是學習使用這些工具創作自己的作品,然後利用各種機會去分享自己的作品,不只好玩也非常有成就感,雖然偶爾也會聽到質疑的聲音,懷疑我沒有能力做出這些作品,但是我會自己過濾掉那些沒有用的訊息,而去感謝那些對作品能夠提出改進意見的人,因為吸收這樣的意見,我才能有進步的動力。


    我很小就使用社群媒體,要加朋友前我都會先看過他們的言論,不會隨便加,有些質疑我作品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機會接受這些資訊和訓練,以他們自己的成長經驗來看待我,這時我會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歷程讓他們了解,大部分的人在經過這樣的溝通後就會轉而認同我。


    所謂的負面評論或是質疑,我認為只是彼此立場不同,理解對方的立場不去過度的解讀,真誠地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作品,大多數都可以化解歧異。


    創辦高雄創客健身坊

    健身就是要透過不斷的訓練才能練出一身肌肉,創客也是要不斷練習才能學到技能,這個想法促成我把原來的「韋翔創意實驗室」改成「高雄創客健身坊」,以高雄為中心,只要是對創客有興趣的人都可以來我們這邊免費學習。


    目前已經有其他縣市的據點陸續開設,我希望未來能夠公司化,但是目前還是以公益為主,因為一路上幫助我的貴人很多,免費教學就是我回報他們的方法。


    2020年疫情爆發,國防醫學院的陳加恩老師邀請我一起為醫護人員製作面罩,剛開始因為疫情不嚴重,我沒有加入,但是去年第二波疫情來襲,我看到他們自費製作數千個面罩捐贈給守護台灣的醫護人員,深受感動的我就一起響應這個捐贈活動,也因為做了這件事,讓更多人認識我,認同我,這是用錢買不到的,收穫遠遠大於我的付出。


    這次的經驗讓我感受到,3D列印不只是做一些小專案賺一點錢或是開課收一點鐘點費,我還可以把3D列印學得更精進,幫助更多人,把這些技術推廣與傳承下去,就可以幫助更多人,因此我開始自費到台東開兩天免費的研習營,沒想到推出兩天就爆滿。


    不把學習局限在學校內

    同學放學後會去補習班,但是我是到工作室來上班,我在學校的成績只能算是中等,之前半夜爬起來上麻省理工學院的線上Maker課程,全英文課非常挑戰,我還是堅持上完全部課程取得證書,我的學習主要是自學和互學,所以沒有把學習侷限在學校裡面。


    我就讀的陽明國中是升學名校,導師一開始很反對我去玩這些,直到我拿到全國生活科技競賽高雄市冠軍後才改變態度,後來得到推甄的機會,我希望今年能進入高職電機科就讀,同時繼續發展高雄創客健身坊,目標是成立十個據點,大學畢業後就算不能以創客作為職業,也一定會是我的興趣和娛樂。



    採訪韋翔時,他正在製作學校的模型並留給母校做為紀念


    後記

    韋翔是新課綱實施後的第一屆國中畢業生,截稿前得知他如願進入高雄中正高工電機科就讀,很為他開心。「成就每一個孩子」是新課綱的宗旨,也許有人說這樣的孩子是特例,但這樣的特例能在體制下有機會獲得全面性成長,正符合我們對教改的期待。韋翔的父母親提供他一個自由的學習環境,適時引導和陪伴他在這條道路上探索,也讓我們相信教育改革不只是升學制度的改變,更需要家長與教師們要能夠建立跨世代的思維。

    口述/王韋翔 撰稿/江玉麟 攝影/劉冠廷


    #社群與溝通#創客與機器人#科技教育與在職教育#職涯發展與行業應用

    推薦文章

    進擊的大叔與他的跨領域冒險旅程-專訪益師傅

    Arduino VS micro:bit 超級比一比

    今晚,我想上一堂夜市小霸王的AIoT課-尤濬哲教授專訪

    延伸閱讀

    讓你非玩不可的飛丸Book-專訪李健榮老師

    使用Makeblock創客空間套件 實現學生無限創意

    自造巡禮 ─ 大學如何推動自造與科技教育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30~18:00 (例假日除外)

    |

    服務專線:02-2908-5945

    |

    服務信箱:pacme@jyic.net

    Copyright © 2018 勁園科教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勁園活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