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E艾葆科技誌IPOE艾葆科技誌
    • 作業系統與軟體應用
    • 行動通訊與網際網路
    • 物聯網與人工智慧
    • 社群與溝通
    • 創客與機器人
    • 科技教育與在職教育
    • 職涯發展與行業應用
    • 機電整合與程式設計
    • 新興科技與永續發展
  • 會員
    • 註冊
    • 登入
  • 最新消息
  • 新聞
  • 雜誌
  • 艾葆會客室
  • 職人360
  • 關於我們
  • 勁園活動網
  1. 回雜誌
    邁客盃系列報導-專訪大贏家瀛海中學
    • 分享
    • Tweet

    第一屆邁客盃競賽,包含Minecraft教育版、MakeCode程式設計、micro:bit智慧小車與創意設計大賽都是新創的比賽項目,小選手優異的表現超乎主辦單位台南市政府與台灣微軟的預期,作為承辦單位的iPOE科技誌為此製作系列報導,首先邀請奪下七大獎項成為最大贏家的瀛海中學團隊的老師和選手們分享參賽經驗。

    文/圖 江玉麟

    Q 先恭喜各位選手表現優異,先請老師分享這次參賽的決定和準備過程。

    岳彩萱老師:這次參加比賽,從開始準備到比賽大約只有10天,本來因為時間很短來不及準備所以一度放棄參賽,但是後來看到獎品還挺豐富的,就鼓勵學生利用每天中午和放學後的時間練習。

    micro:bit去年我就開始帶進我的教學中,同學已經接觸過了,所以自學沒什麼問題。但是在智慧小車競賽的部分,發現硬體的穩定度是關鍵,因為有同學的父親對這方面很有研究,給予許多指導,重新去配對一些零件,才讓車輛比較穩定,拿下好的成績。我能做的就是為學生找出時間、空間,讓他們可以掌握零碎的時間學習。最重要的,若不是學校願意推動資訊科技,單憑老師一己之力也很難有這樣的成績,學校的支持就是學生進步的動力。


    Q 各位之前有接觸過程式設計課程?為什麼想要參加競賽?

    吳嘉祐:國中時有接觸一點Scratch,高一時才接觸程式語言,高中時開始自學C++,將來想讀資訊相關科系,這是第一次接觸MakeCode,發現它可以直接轉成JavaScript,對我來說直接看文字會比較清楚。從小看到程式碼就覺得很酷,一開始是玩樂高,一直都對這個領域很有興趣,大部分都是透過自學的方式。

    蔡東翰:我不是為了學資工才學習程式語言,我是想讀經濟系,但是我要先了解科技產業,因為科技產業還是比較有前景的。

    黃翊醇:家父是從事科技相關產業的,從小就跟我說這個產業比較有前景,鼓勵我去多看多聽,我從小看到爸爸的書架上就都是這一類書籍,C語言或是Lab view這些的,但是我只有在小學接觸過Visual Basic,再來就是為了這次參賽而學習micro:bit還有MakeCode。未來應該會去讀相關科系,這次參賽最期待的是和其他學校的學生交流,我和一個小學的選手聊天才發現他們是從幼稚園就開始接觸,他們覺得學習程式很有趣而且以後應該可以賺大錢,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先去喜歡它才會一直想去研究它。

    謝欣昀:參賽前有學過Scratch但是沒有學過micro:bit和MakeCode,這次基本上就是靠自學就來參賽。

    陳羿安:小學就開始玩樂高,還有mBot,參加很多比賽,也越來越有興趣。比賽對我的意義就是可以記功,有獎狀、獎品,另外的吸引力就是這是微軟主辦的競賽。


    Q 這次國中組和高中組的智慧小車採取一樣的題目,但是國中組比高中組還快了將近17秒,為這次比賽準備多久時間?有什麼競賽的策略?

    陳羿安:利用放學後練習,含中午休息時間大約五個小時,練習的成功率大約七到八成,最好的成績約12秒,比賽時跑出10秒多是最好的成績,我的策略就是在寫程式時就把速度寫到最快,然後再去修改參數。

    Q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有這樣的成績表現,有什麼祕訣可以分享?

    黃翊醇:老師有推薦我們一些書,每一個練習後面還有許多進階延伸的題目,會刺激我們再去想想看怎麼去結合不同的題目,然後產生新的創意,再回過頭來練習原來的題目就會有更快的解決方式,如果只是一直練習同樣的題目,反而不會有進步,我覺得透過這次比賽可以激發我們創意,了解到程式設計是活的東西而不是像考試只是在解題。

    Q 有些說法是說像智慧小車這樣的比賽並不是在現場寫程式,所以很多選手都是拿老師的程式來比,各位選手的看法?

    黃翊醇:如果只是拿老師的程式去比,選手是無法根據現場的環境改變去調整參數,也不可能拿到好成績,如果是在練習時老師在一旁幫忙調整,那就完全沒有學習到東西,我覺得這樣參加比賽並沒有意義。

    陳羿安:我建議最好還是安排一整天的賽事,當天出題當天寫code,過程中老師都不能介入,這樣才可以比較得出選手的實力。

    Q 有什麼困難點覺得最難突破?

    陳羿安:智慧小車的硬體不是很穩定,不管怎麼改,還是無法讓車輛照自己修改的結果去跑,光感測器的故障率很高,我們用mBot時就比較不會有這種問題。

    蔡東翰:因為硬體品質不是很穩定,所以我們要不斷花時間去調參數,一直到比賽前也是在調整,場地差異很大,我建議如果比賽要公平應該要統一機型,讓大家都用一樣的車輛比賽,像mBot(愛寶盃)競賽一樣,會比較公平,因為我們也參加其他組別的競賽,準備競賽前後花了20幾個小時,但是花比較多時間在調整參數,比較浪費時間。

    Q 我注意到瀛海中學的隊伍大多採取男女編隊,在這次參賽過程中,男生和女生在學習程式這件事上有差別嗎?

    黃翊醇:我覺得程式設計這件事沒有性別上的差異,但是每個人學習到的都不太一樣,臨場出現問題,多一個隊友就可以比較順利解決。

    陳羿安:跟頭腦比較有關係,跟性別沒有關係。


    Q 高二的同學要考大學了,明年還會參加嗎?有了解到參加這樣的競賽對升學有幫助嗎?

    蔡東翰:國外比較會注重培養這種能力,可是我們也有聽到許多大學教授說國內還是會比較注重學科成績,推甄時候,這些成績未必受到承認。

    吳嘉祐:我目前在準備參加APCS的考試來證明自己的程式設計功力,所以能不能再參加比賽就要再看狀況了。

    競賽的意義在於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

      專訪後,瀛海中學姚智化校長也特別抽空分享他的資訊科技學習心得,姚校長表示,40年前,他是全國第一批接受程式語言訓練的大學生,當時的學習環境和設備與現在完全是天壤之別,過程非常辛苦,但是學生對於程式語言的學習卻是投入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因為當時已經體認到這些科技將會對人類社會帶來非常大的改變,但是要將程式語言學好,沒有下過苦功,是很難有成就的,也因此,姚校長對於推動資訊教育可說是不遺餘力。

      瀛海中學不僅在這次邁客盃表現傑出,在各項賽事中也經常都是常勝軍,姚校長表示,透過資訊科技學習不僅培養同學的科技素養,對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會有幫助,參賽同學在學業成績表現也很傑出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因為程式語言的學習對於訓練邏輯推理以及問題解決的運算思維都非常有幫助,這都是在一般學科中不容易學習到的,特別是可以透過團隊合作去自學和共學的終身學習能力,這種學習態度的養成就是學生能夠面對下一波AI競爭的關鍵能力。

    #作業系統與軟體應用#行動通訊與網際網路#創客與機器人#科技教育與在職教育#機電整合與程式設計

    推薦文章

    MAKEX金牌教練群的必勝心法-專訪蘇鼎欽,郭湘陵,湯秉宏老師

    直擊教學現場─用桌遊教運算思維

    使用Makeblock創客空間套件 實現學生無限創意

    延伸閱讀

    今晚,我想上一堂夜市小霸王的AIoT課-尤濬哲教授專訪

    自造巡禮-蘭潭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楊元彰專訪

    Minecraft教育版 不可不知的5大特色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30~18:00 (例假日除外)

    |

    服務專線:02-2908-5945

    |

    服務信箱:pacme@jyic.net

    Copyright © 2018 勁園科教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勁園活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