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E艾葆科技誌IPOE艾葆科技誌
    • 作業系統與軟體應用
    • 行動通訊與網際網路
    • 物聯網與人工智慧
    • 社群與溝通
    • 創客與機器人
    • 科技教育與在職教育
    • 職涯發展與行業應用
    • 機電整合與程式設計
    • 新興科技與永續發展
  • 會員
    • 註冊
    • 登入
  • 最新消息
  • 新聞
  • 雜誌
  • 艾葆會客室
  • 職人360
  • 關於我們
  • 勁園活動網
  1. 回雜誌
    堅持創客精神 — 用ROS 打造採果機器人
    • 分享
    • Tweet

    從發起LASS到FarmBot再到開發中的FarmHarvestBot農場採果機器人,許武龍(哈爸)一直是台灣Maker的代表性人物,擁有20年半導體開發經驗的他,不去搭新創列車,而是專注於利用開源的力量解決社會問題。

    文/圖 江玉麟

      2018 大選,空汙成為左右成敗的關鍵議題之一,由民間開發的LASS(環境感測網路)也一度成為朝野在國會的攻防焦點,足見LASS 的影響力,在成功凝聚社群的力量後,哈爸踏上另一條征途。


    透過開源將能量無限放大

      哈爸將視線從空汙轉移到解決農業缺工問題,發起FBTUG(FarmBot TAIWAN USER GROUP) 社群,2017 三月開始組裝來自美國的新創產品「FarmBot」,之後他們也自己研發了「Mini FarmBot」,但是開發出不同型態也不和原廠去做商業競爭。哈爸說:「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全開源的,Mini FarmBot 是做為研究機台和教學使用,任何人想要透過任何合作方式來使用這個開源產品,我們
    都樂見。」

      但是這樣的做法如何謀生?許多人都有一樣的疑問。

      「就算我瘋了吧。」哈爸口氣堅定:「但是,我就是很想解決這問題,而且我的口袋沒有錢,怎麼辦?我的答案就是開源。」

      哈爸在演講時經常反問聽眾:「要談創客精神,我們可以講很多高大上的問題,但是重點在於你有沒有真的去解決問題?比如FBTUG 是要解決農業缺工問題,但是這麼大的問題要花多少錢?如果我給你一億元,你能解決嗎?如果一億元不夠,那麼十億元夠嗎?我相信還是不夠!」

      「我們把做的小東西開源以後,讓所有想解決這問題的人都可以無償使用我的成果,當越來越多的人用這樣的方法去嘗試解決一個問題 ,力量就被持續放大了,問題就有被解決的可能。」

      哈爸說:「我在發展LASS 時就體驗到這個方法,我投入很多時間在LASS,但是相對於最後這樣龐大的產出,我的付出相較之下其實很微小,這就是開源的力量。」

     

    ROS 是機器人產業的最佳開源工具

      開發採果機器人需要整合相當多領域,從機構、控制到AI 應用,哈爸在研發過程中,發現台灣產業似乎漏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現在的機器人教育大多是在中小學推廣積木式機器人,到高中再增加這些模組的難度,到大學階段後,硬體軟體又各自分家然後再細分很多領域,對於需要高度技術整合技術才能實現的產業型機器人,我們在台灣看不到有相關領域發展,這樣的機器人教育如何銜接到產業呢?

      「ROS( 機器人作業系統,Robot Operation System)是機器人教育很重要的一環,我們一直漏掉這個東西,沒有ROS,所謂的機器人教育是沒有核心,完全被分割的,無法構成整體。」

      哈爸說:「ROS 簡單說就是一個分散式系統架構,一個大型機器人的系統非常多,牽一髮動全身,照傳統的方式,很難做得出來,所謂分散式架構就是解決這問題,做腦的,做肢體的,做眼睛的人,就專心把自己的部分做好就好。ROS 的最底層都是最分散而且開源開放的,所以你可以從底層往上找到你要的資源,然後修改,現在就有好幾千個模組讓你去用。」

      「透過開源就可以讓所有開發者不斷生出新的工具,慢慢的就越來越完整。」哈爸進一步說明:「又好比是Linux 和Windows 的差別, Linux 是很多精巧的小工具整合起來的,但是Windows 就是一整坨,很難切割,所以無法利用在機器人開發。如果一個大學生從底層開始接觸ROS,一開始用玩的心態,把每一塊結構拆解重組,然後想辦法優化,如果能夠學得起來,會非常的實用,我認為現在大學裡的機器人教育和目前普及化機器人教育,最大的分歧就在ROS。」


    ROS 可以降低跨領域整合門檻

      哈爸說:「我自學ROS 以來發現有太多地方讓我感到非常驚豔,讓我這種有20 年開發經驗的人感到好像游到一片大海,然後海裡都是寶藏。不光是那些別人已經開發出來的工具很讓人驚艷,連底層那些也讓我很驚艷,人家把做得那麼好的東西放在那裡,免費的,然後我們自己不學也不會,這要怪誰?」

      會來參加哈爸的採果機器人專案幾乎都是該領域的高手,但是一提到ROS,卻都非常陌生。

      「機器人的子領域很大,不可能有人全部都懂,有些高手真的可以橫跨很多領域,我相信他可能一個人就能把它做好,問題是,要非常久的時間,但是有了ROS,你不用橫跨那麼多領域,就可以做到一樣的成就,所有想做的東西都可以做到。」


    ROS 為何在台灣沒有受到重視

      「我越研究ROS 越發現產業界不能不知道這個東西,ROS 在美國和中國都非常的火熱,不知道為什麼台灣特別冷,中國相關方面的教材很多,比台灣要火熱太多!」哈爸說:「機器人產業若是真的要發展,在機器人教育這一段很需要一個核心,讓學生從大一到大四可以循序漸進的學,我看到ROS 裡面有太多內容是產業界需要的,但是我發現產業界真的沒有人在研究ROS,大學目前也只有少數老師在帶這樣的課程。」

      產業沒有這樣的人才,學界也沒有相關培養,造成學用落差,究竟在教育端出了什麼問題呢?有人認為在科技業界對於自己所學被推翻重來,隨時都在追新東西的現象是習以為常,但是在教育界的氛圍未必如此,教育端不及產業變化快是環境使然。

      「很多的觀念都要轉變,比如說,幾年前看到國外有關micro:bit 的報導,發現這東西很強,非常有潛力,但是台灣沒有人在提,我就自己從國外買回來,介紹給一些老師,他們也非常喜歡,就這樣開始推廣。」哈爸說:「我們現在已經在產業這邊落後,就更不可以在教育這一段也輸掉,要急起直追,集中資源想辦法開發出超越它的下一代產品,如果你只是去使用,就只能永遠在背後追趕,等到人家一改版,你就落後到爆表。」

    #作業系統與軟體應用#社群與溝通#創客與機器人#科技教育與在職教育#職涯發展與行業應用#機電整合與程式設計

    推薦文章

    MAKEX世界機器人競賽 與科技領域課程完美結合

    10個方法做出有創意的專題

    AI世代 未來人才- 如何面對COVID-19顛覆全球後的新世界-主講人簡立峰博士

    延伸閱讀

    與全世界一較高下─MakeX 2018機器人挑戰賽拯救藍色星球大作戰

    自製百玩不膩的經典電動 ─ 用micro:bit 打造貪食蛇遊戲

    悠遊在 atom 和bit 之間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30~18:00 (例假日除外)

    |

    服務專線:02-2908-5945

    |

    服務信箱:pacme@jyic.net

    Copyright © 2018 勁園科教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勁園活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