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教學方式與時俱進,不斷在改變,所以我們的策略,第一個就是盡量把老師聚起來,願意來,一切可能才會發生
本期邀請擔任推手的許志豪主任(左)與徐衍正校長(右)為我們分享如何讓改變發生
Q:小學並沒有納入新課綱的科技領域,但是我們看到山豐國小的老師們都非常積極參與這次資科局舉辦的增能培訓,請問校長採用什麼策略在校內推動科技教育?如何把不同學科的老師聚集起來一起進行資訊科技的研習活動?
A:現階段是要求資訊融入教學,因此我就規劃校訂課程為嬉遊劇,利用戲劇這個平台來融合各科教學。
戲劇包含了劇本和布景,劇本的設計就是一個思維的練習,這次資科局給學校一個很好的機會,強調從思維的訓練開始,而不是要從一大堆電子零件開始,那些炫麗的呈現,經常會搞混掉我們的教學目標,所有學科都是為了要解決問題而存在,透過戲劇的呈現可以融合到語言,舞台的設計燈光就可以結合科技的應用,比如應用在舞台燈光和背景的更換,學習到更多技術就可以再加上更多的聲光效果等,透過戲劇將所學到的技術應用出來而不只是複製老師給的答案。
所以我們的綜合課程就是用戲劇的方式來進行各學科融合專案學習 ,我另外建立一個3P的想法,第一個是Problem base第二個是Project base第三個就是解決問題擬定計畫執行完畢後所獲得的成就感,也就是Proud。
嬉遊劇的「嬉」就是玩,讓學生玩出核心能力,「遊」就是要有生活經歷,從生活周遭去發現各種問題,各種可能或是各種創意然後結合到生活情境,這就是我們新課綱推動的素養教育
我們還在起步當中,所以也在嘗試各種辦法,我認為教學方式與時俱進,不斷在改變,所以我們的策略,第一個就是盡量把老師聚起來,願意來,一切可能才會發生。
但是如何聚起來就是一個大挑戰,做為校長必須要扮演一個推動的力道,但還是要主管同仁的共同協助才能產生拉力,我經常強調,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定會變,如果老師不增能,很可能就會被淘汰掉,再優秀的老師,如果不持續進修,也帶不好孩子,特別是我們郊區的學校,老師更需要去扮演一個推升孩子的力量。
另外一個策略就是透過組織教師社群共同來研發,比如研發如何使用數位工具製作數位內容,但是投入研發時間太多也不行,因為每個人的工作份量都很重。
這次資科局的計畫就有幫我們考慮到這一點,他們透過嚴謹的程序和討論,先把教具教材先篩選出來,這樣我們來執行就會比較有效率和成效,可以讓我們團隊的思維一步一步前進,否則買很多教具也只是在做肌肉展示,老師根本不會用,我會比較強調能否實際的應用,也是我們採購的標準。
資科局這個計畫是從桌遊開始,而且對於教材教具的選擇非常用心,我明顯感受到是經過深入研究和縝密思考的,所以在現場的教學效果非常好,老師在參與研習的過程中,整體氛圍非常開心,每一位老師都可以輕鬆上手然後應用在教學。推動教師增能最大的困難就是老師的工作負荷很重,如果增能的第一步就是要從coding開始,非相關領域的老師就會感到興趣缺缺,這些問題資科局都有幫我們考量,所以我們推動起來就很順利。
從桌遊進入資訊科技領域讓所有學科的老師都可以立即融入其中
Q:山豐國小的校訂課程非常有特色,請校長分享您是如何規劃低中高年段的進程?
A:我的規劃是低年段先強調技能的提升,中年段從認知和情意切入,高年段則更強調多一點的情意。
低年段提升技能最好的方法就是「玩」,不用說明原理,讓他們自己去摸索、遊玩都是生物學習生存能力的方法,從嬉戲中培養出生存技能,但是也需要多一點的巧思。
比如很多人會顧慮到安全問題就不敢讓幼兒自己使用工具,但是,我們訓練幼兒使用鐵槌時會就用一個木頭洗衣夾去夾住鐵釘,再讓小朋友拿鐵鎚來釘,這樣就不會打到手,這是我們附設幼兒園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討論出來的方法,不得不驚嘆,這些孩子比我們更能利用創意去解決問題。
到中年級,我認為要多一些認知的內容,比如文字型的創作,如果再給一個核心,比如生活學習,他們就可以去寫劇本,或是成為校園Youtuber,寫腳本然後拍攝影片。戲劇的表現型態非常多樣,無論是舞台劇、影片甚至逐格動畫等,都是可以應用的工具。
到高年級,就要更多的情意,比如解決一個問題然後可以幫助別人,這個過程就可以觸動情意,產生情意才能進一步培養主動學習。
利用AI體驗教學讓孩子們理解什麼是人工智慧
融合音樂與遊戲讓孩子理解神經元的原理而不是從複製程式碼開始
Q:這一季我們承辦很多比賽,但是發現很多家長和老師還是糾結在孩子的成績表現,讓比賽也形同另一種考試,這是我們最不樂見的現象,對於科技教育競賽,校長有什麼看法?
A: 我們投入很多心力去研發各種教學方法,最初的動機並不是要讓孩子去比賽,而是來自教學的需求。教學環境因為教學工具的改變而產生巨大的變化,但是教學的核心並不會改變。
回到我前面說的3P:從引導孩子發現一個Problem到發展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Project,這個過程就是技能與認知的養成,當他們完成了這個過程而得到結果就會產生Proud,這就是情意,我們就是透過這樣的歷程培養孩子的核心能力,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很清楚孩子透過這個歷程所獲得的能力才是核心。
Q:許多國外的教育單位對於台灣的創意表現感到欽羨,校長對於教孩子創意這件事有什麼想法?
A:激發創意要先鼓勵孩子們大膽一點,要有做夢的勇氣和實現夢想的堅持。有一種比較解構的說法是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完全不要去管他們,這樣就能提升創意,這一點,我們透過實際教學經驗發現效果非常有限。事實上,哪一種學習是完全沒有壓力的呢?要養成孩子的責任和承擔,就需要給予一個學習目標,這會有一點壓力,但是學習完成後,他們才會感受到透過努力而來的成就感所帶來真正的快樂。
這種快樂的來源就在於透過創造去滿足學生個體的自主性而帶來成就感,雖然不可能完全達到。比如我們的校訂課程,80%必須按照老師的要求,但是也開放20%讓孩子自己能夠開展性的學習,完全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
教學現場上的痛點是時間太少,所以,透過老師的導引,協助他們有技巧地去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透過對話和討論的過程去表現個體的自主性,然後共同發展策略完成計畫而達成學習目的。在現階段來說,還是比較可行的辦法。
Q:我們拜訪過許多小學,發現校長對於科技教育在學校生根發展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您對未來的教學工作有什麼期待或想像?
A:每個學校的發展都有一定的歷程,但是要發展出健全的課程,真正的核心發動者還是老師。校長要扮演的角色很多,有時要給予壓力,有時要給予支持, 學校也是一個載具,我們的職責就是要賦予各種不同的內容,山豐國小是一所歷史悠久的老學校,校舍外表看起來或許比較老舊,但是進來後會發現乾淨不雜亂,大型視聽教室、創客教室,就是在這個載具上一間一間成立起來,我們也會繼續一步步的很扎實的耕耘。。
另外一個就是所謂的「資訊反哺」效應,孩子透過電腦學習到的技能,甚至可以回饋到父母與祖父母身上,促成上一代銜接到資訊時代,這樣的成功的案例越來越多,現在很多祖父母已經可以用手機和孫兒女溝通,如果我們不致力在培養孩子的學習力,就不會產生這些改變,因為你真正的學會了才可以去教別人,也會產生另一個Proud而激勵他們繼續探索和學習,形成良性的向上循環。
文/圖 江玉麟
Copyright © 2018 勁園科教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